首页> 中文期刊> 《干旱区地理 》 >栽培条件下甘草的甘草酸及多糖含量

栽培条件下甘草的甘草酸及多糖含量

             

摘要

通过对3年生相同人工栽培条件下的不同种甘草及2种不同栽培措施的乌拉尔甘草为分析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苯酚-硫酸比色法对其甘草酸及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甘草酸与甘草多糖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筛选出乌拉尔甘草的最优栽培措施。结果表明:甘草酸含量顺序为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黄甘草>光果甘草;多糖含量以光果甘草3.76%为最高,其余3个种间含量相差不大。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1)对于播种3年生乌拉尔甘草,以甘草酸含量为评价指标,最优栽培措施为:灌溉量4500m3/hm2、二铵0kg/hm2、种子(对照)、尿素0 kg/hm2、播种量90 kg/hm2;若以甘草多糖含量为获取目标,最优栽培措施为:灌溉量1 500 m3/hm2、二铵300 kg/hm2、种子(包衣,尿素0.5%浸泡24h)、尿素300kg/hm2、播种量90kg/hm2。(2)对于移栽3年生乌拉尔甘草,以甘草酸含量为评价指标,最优栽培措施为:灌溉量1500m3/hm2、移栽苗(对照)处理、二铵0kg/hm2、尿素0 kg/hm2、株距5cm;若以甘草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最优栽培措施为灌溉量3 000 m3/hm2、移栽苗(对照)处理、二铵150kg/hm2、尿素300 kg/hm2、株距10c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