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硅酸盐通报》 >从国内外碱—集料反应的现状建议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研究方向

从国内外碱—集料反应的现状建议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研究方向

         

摘要

被喻为混凝土“癌症”的碱—集料反应半个世纪以来已在世界各地造成混凝土工程的严重破坏,这包括大坝、桥、港工建筑、立交桥以及工业和民用建筑.最严重的是美国、加拿大、日本、南非、英国等.其后是耗费巨额维修重建费用.现以加拿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铁路轨枕的破坏为例[1]:加拿大有三十万根轨枕,分别建于1974-1977年,系蒙特利尔地区一预制件厂制造,总价值约四百五十万加元.现在因碱—集料反应而造成破坏,估计重换破坏轨枕将耗资三千四百万加元(合人民币1.53亿元).为了避免因碱—集料反应而造成的严重破坏而付出昂贵代价,加拿大铁道部规定,无论集料是否有碱活性,铁道混凝土工程一律使用低碱水泥.由此可见,仅一个国家的一项工程损失就将以亿计.目前我国水泥产量已逾2亿吨,居世界首位.即混凝土年建设方量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确保其质量达世界一流水平必将造福于子孙后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