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脑泰方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及血管形态学的影响

脑泰方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及血管形态学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脑泰方(NTF)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日本大白耳兔86只,通过从兔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进行血管内皮免疫刺激及喂养高脂饲,60天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G)、降脂宁颗粒组(JG)、阿托伐他汀组(AG)、脑泰方低剂量组(LNG)、脑泰方中剂量组(MNG)、脑泰方高剂量组(HNG),每组12只,同时设空白对照组(CG)10只。分组后开始灌胃给药,CG和MG予蒸馏水灌胃,各治疗组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每日1次,灌胃体积5mL/kg,灌胃疗程1个月。用药剂量降脂宁颗粒1.304 g/(kg.d),阿托伐他汀0.435 mg/(kg.d),脑泰方低剂量0.1 g/(kg.d),脑泰方中剂量0.2 g/(kg.d),脑泰方高剂量0.4 g/(kg.d),连续灌胃1个月。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主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及面积,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1)经治疗1个月后,模型组TC、HDLC、LDLC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脑泰方各治疗组间血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对照组动脉内膜粗糙、不平,可见大小不等的乳白色斑块,部分可融合成片的大斑块,重者整条主动脉内膜见弥散分布脂质斑块,以主动脉起始部为重;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病变减轻,以小片状、条索状斑块散在于主动脉起始部;脑泰方各剂量治疗组主动脉内膜稍粗糙,与正常组比较内膜光泽度有所下降,主动脉内膜可见少量散在斑块形成,以主动脉起始部为重。(3)光镜下见模型组兔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脂质斑块弥漫,内有泡沫细胞大量积聚,内皮下大量脂质和泡沫细胞堆积,并可见破裂的斑块;中层结构紊乱,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内弹性纤维断裂,排列紊乱,并有炎性细胞浸润;中、西阳性药组及脑泰方各剂量治疗组家兔As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血管内膜略增厚,结构基本完整,内皮下仅见少量泡沫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不明显;中层内弹力纤维膜连续,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外膜未见脂肪细胞。(4)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斑块面积相应减小(P0.05)。结论脑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