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部湾涠洲岛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变化特征

北部湾涠洲岛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变化特征

         

摘要

为了解涠洲岛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变化特征,该文综述了近30年涠洲岛赤潮事件、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等相关研究,发现涠洲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呈增加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的87种增长到2008年的约155种,平均密度则增长了3.6~4.3倍。目前共记录约有4门155种浮游植物,其中蓝藻门2属5种,硅藻门41属127种,甲藻门9属22种,定鞭藻门1属1种。优势种有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洛氏角毛藻(C.lorenzianus)等。而在155种浮游植物中,赤潮物种有67种,潜在有毒赤潮生物为10种,分别是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铁氏束毛藻(T.thiebautii)、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尖刺拟菱形藻(P.pungens)、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倒卵形鳍藻(D.fortii)、勇士鳍藻(D.miles)、具毒冈比甲藻(Gambierdiscus toxicus)、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涠洲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特征为平均密度春季高于秋季,近岸高于远岸,南面/南面偏西方向海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