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

         

摘要

TN913.314 2002010582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架空敷设技术探讨=Dis-cuss on installment technology of OPGW[刊,中]/ 罗勇(中天日立光缆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463))∥光通信技术.—2001,25(3).—231-235根据施工经验,以大量的图片和表格阐明 OPGW安装的主要机械、安装场地的准备、OPGW 及金具附件储运和现场验收、安全培训等工作要领,尤其对 OPGW安装过程中的牵引展放、紧线与弧垂观测、各类金具附件的安装、不锈钢管光纤单元端面处理和接头盒安放等操作技术作了重点介绍。图4表2参3(郑锦玉)TN915.05 2002010583Walk-off 型单级偏振无关光隔离器=Walk - offmode one - stage polarization - independent isola-tors[刊,中]/吴福全,张波,王光辉,赵秋玲(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山东,曲阜(273165))∥光电子·激光.—2001,12(2).—144-146介绍了新型的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给出了 walk-off型单级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的设计及原理分析,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最大隔离度达到了45.17dB,隔离度大于35dB 的带宽达到了38nm,插入损耗为1.2dB。图6参4(于晓光)TN915.05 2002010584外调制光发射机中的 Mach - Zehnder 调制器=Mach -Zehnder modulator in a external modulation opti-cal transmitter[刊,中]/石旭利,张兆扬,黄肇明(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0,13(6).—26-27分析了不同结构的 Mach-Zehnder 调制器特性及其对声效应、光效应等的敏感程度,并计算了其对外调制光发射机理性能的影响。为设计性能良好的外调制光发射机提供了依据。图2表1参2(严寒)TN915.05 2002010585光无源器件技术发展综述=Development of opticalpassive devices and technologies[刊,中]/王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光通信技术.—2001,25(3).—193-195介绍了光无源器件-连接器、耦合器、光开关、衰减器、波分复用器、隔离器等器件的发展情况及现状。重点介绍了作为新一代光交换系统所需的核心器件光开关的发展和现状。对光无源器件未来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概略地分析和预测。表1(郑锦玉)TN915.05 2002010586考虑耦合器附加相移光纤环形腔精细度计算=Calcula-tion of fineness of fiber - optic ring resonators inconsideration of additional phase shift of couplers[刊,中]/张靖华(上海大学精机系.上海(200072))∥光通信技术.—2001,25(3).—217-219从理论上导出了考虑耦合损耗引起的附加相移后光纤环形腔的带阻输出特性。分析表明,附加相移对环形腔谐振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对腔内光强的其它频率特性没有影响。但使输出特性中的谐振峰出现不对称,计算结果证明谐振峰半功率全宽较之不考虑损耗引起的附加相移时增大,精细度由此而有所下降,附加相移越大,精细度下降越多。图1表1参7(郑锦玉)TN915.05 2002010587热光开关及其几种低串扰集成单元的设计=Thermo-optic switching and design of integrated units oflow crosstalk[刊,中]/方来付,林绵锋,王建全,张杰,纪越峰,顾畹仪(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光通信技术.—2001,25(2).—131-135在概述光开关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1×2 Y 分支器型和2×2 MZI 型两种热光开关基本单元的原理和结构,提出了几种新型的集成光开关单元的结构,这些结构的串扰可以和机械光开关相比拟,得到60 dB 左右的水平,这些结构在集成光开关中的应用将对集成开关的发展产生建设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N×N开关矩阵,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图6表1参7(郑锦玉)TN915.05 2002010588双向对称 WDM 光网络中光交叉连接器复杂度的降低=Reduction of complexity of optical cross connec-tors in bidirectional optical WDM transportationnetworks[刊,中]/刘之光,陈建平,阎敏辉(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0))∥光通信技术.—2001,25(2).—139-142针对波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的双向对称系统,提出了一种降低 N×N光交叉连接器复杂度的方案,能实现完全连接的可重构无阻塞交换,与传统的 Benes 交换模型相比,更为经济有效。图4参4(郑锦玉)TN915.05 2002010589基于光纤光栅和光纤环形镜的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 selective switching based on fiber Bragggrating and fiber loop mirrors[刊,中]/赵浩(上海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30)),瞿荣辉,方祖捷(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201800))∥光学学报.—2000,20(10).—1425-1428提出并实验研究了采用压电陶瓷调制的光纤环形镜与光纤光栅结合的新型波长选择性光纤开关,获得了开关动态范围大于16 dB、波长选择端口插入损耗小于 0.5 dB 的实验结果。研究表明光纤环形镜干涉臂长的平衡是器件的关键。图4参3(严寒)TN915.05 2002010590光纤系统光电转换新技术=O/E transformation newtechnology in fiber systems[刊,中]/贾英江(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贾向英(石家庄市养路费稽征处.河北,石家庄(050001))∥光学仪器.—2000,22(5).—17-21介绍了提高光纤传输能力的 OC12/STM4接收/发送芯片组,及 SDH/SONET 光纤系统中光电转换部件。图5表1参3(吴淑珍)TN915.05 2002010591光分组交换系统的结构研究=Study of constructionsof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systems[刊,中]/纪越峰,柏琳,徐大雄(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激光技术.—2001,25(1).—43-47对光分组交换系统的几种结构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介绍了已研制成功的2.5 Gbit/s 光 ATM 交换实验系统的结构,给出了测试波形图,说明了工作机理。图3参7(赵桂云)TN915.05//TN929.11 20020105922.5 Gbit/s 交叉增益型全光波长转换的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f 2.5 Gbit/s all optical wave-length conversion based on cross gain modulation[刊,中]/张新亮,孙军强,徐文超,李猛,刘德明,黄德修(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龚威,易河清(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激光技术.—2001,25(2).—115-117利用自行研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对交叉增益型波长转换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现了速率为2.5 Gbit/s 的1549.8 nm 到1562.6 nm 波长上转换。比较了不同调制格式、不同泵浦功率条件下的转换输出功率、消光比和噪声特性,并对实验的结果作了解释。图4参4(赵桂云)TN915.1 2002010593SDH 传输网中的光电路路由算法=Photonic path/electronic path routing algorithms in SDH trans-port networks[刊,中]/夏兵(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沈丹勋(中讯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光通信研究.—2001,(3).—29-31,38根据目前在 SDH 传输网管中存在的快速开通光路和电路的具体需求,针对由若干环构成的网络拓扑较为复杂的 SDH 传输网提出了光电路路由算法和电路路由算法,算法以光电路分层模型为基础进行,能迅速进行光路和电路的路由调度。并对算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图2参3(郑锦玉)TN915.1 20020105942.5 Gbit/s SDH 系统中2×STM-4光接口盘的研制=Development of 2×STM - 4 optical interfaceboard in 2.5 Gbit/s SDH[刊,中]/梁红文,董天临(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光通信研究.—2001,(3).—32-34介绍了2.5 Gbit/s SDH 设备上2×STM-4光接口盘的功能及设计方案。它具有集成度高、性能稳定、指标优等特点。图4参1(郑锦玉)TN915.1 2002010595诺基亚 SDH 设备在广东省电力骨干网上的组网应用=Net - combining application of Nokia SDH equip-ment in power key - network of Guangdongprovince[刊,中]/饶健民(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00))∥光通信技术.—2001,25(2).—123-127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SDH 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可靠、先进、经济的通信方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正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一技术应用,文中结合电力通信网络的特点,对广东省电力光纤骨干网进行了研究探讨。图5(郑锦玉)TN915.2 2002010596ATM-PON 关键技术探讨=Pivotal technology dis-cussion in ATM - PON[]/曾清海,邱昆(电子科技大学光纤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4))∥光通信技术.—2001,25(1).—30-34介绍了基于 ATM 的无源光网络(ATM-PON)。在此基础上,对实现 ATM-POM 时存在的测距、上行突发同步、上行突发光接收和上行带宽动态分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可行方法。图3参11TN915.6 2002010597新型多协议λ交换(MPλS)网络技术=Novel multi-protocol lambda switching(MPλS)technology[刊,中]/徐荣,龚倩,叶培大(北京邮电大学125信箱.北京(100876))∥光通信技术.—2001,25(1).—21-25提出了一种以标签交换和波长路由/交换为基础的全新的高速宽带组网技术-基于多协议波长交换(MPλS)技术的 IP over WDM 网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个方案在光联网技术中综合了目前先进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业务量工程控制技术,可以大大简化网络管理的复杂性,因此特别适合于由可重构的OADM 和 OXC 组成的以数据业务为核心的光互联网络系统中。图4参6(郑锦玉)TN915.6 2002010598宽带接入网技术和发展趋势=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刊,中]/原荣(信息产业部电子第34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光通信技术.—2001,25(3).—167-171介绍了 xDSL、SDH、HFC、ATM-PON、WDM-PON 和无线接入等宽带接入的几种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指出了宽带接入的发展方向,认为 ATM-PON 技术是实现 B-ISDN 的核心技术,是光纤到路过和光纤到家的优选技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并说明三网融合是信息网发展的必然结果。图1参8(郑锦玉)TN915.6 2002010599IP 通信网的发展和应用=Development find applica-tion of IP communication networks[刊,中]/张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200030))∥光通信技术.—2001,25(2).—79-83介绍了互联网规约(IP)网的来源经历。分别说明了分组交换的明显特点,路由器的作用和 IP 网的发展与应用。简述大规模 IP 网的概况。图9参21(郑锦玉)TN915.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