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17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17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DFL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结果:17例DFL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9例,男女比为1∶1.125,中位年龄为58岁(33~67岁),其中13例DFL患者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内镜下多表现为颗粒状增生。DFL发生在十二指肠者有15例(88.2%),且全部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单发病灶15例,多发病灶2例。内镜下,见病变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呈清楚或隐约的“膨胀性”生长,可见滤泡样结节,结节内由中心细胞样细胞和散在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相当于经典型滤泡性淋巴瘤的1级或2级。肿瘤细胞表达CD20、CD79a、CD10、BCL6及BCL2,9例患者的CD21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网在肿瘤性滤泡周边密集、浓染,而在中央淡染、稀疏,Ki-67低表达。4例患者行第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其中3例共同检测到CREBBP基因变异。14例患者未经任何治疗,疾病无进展;1例行局部肠段切除,术后未行化疗和放疗,未复发;1例接受化疗加利妥昔单抗治疗,病变完全消退。结论:DFL多为单发病灶,镜下表现类似经典型滤泡性淋巴瘤1级或2级,较特殊的免疫表型是CD21常在肿瘤性滤泡周边更密集、深染,具有惰性生物学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