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肝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附55例证实病例分析)

肝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附55例证实病例分析)

         

摘要

<正> 肝脏放射性核素扫描术是描绘肝脏大小,形态、位置、和功能性肝组织相对放射性的一种技术。早在1953年 Stirrer 氏~1首先以碘13 人血清白蛋白300微居里静脉注射,在病人腹部测定42个点的放射性,来诊断肝转移癌及肝脓疡。自此以后,随着核子仪器的进展和医用放射性核素的发展,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放射性核素扫描术来诊断肝内占位性病变。在国内,1963年赵氏~1首先报导了“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术在肝病诊断上的应用”,以后又有朱氏~2与周氏~3等分别报告了肝扫描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1976年第2期|42-49|共8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山东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