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微破裂向量扫描在微震监测中的解释原则

微破裂向量扫描在微震监测中的解释原则

         

摘要

微震监测过程通常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计算、解释等步骤.所谓解释,就是研究与确定微震4D分布、微震与解释目标之间的关联、以及目标时空特性.本文讨论微破裂向量扫描(Vector Scanning,VS)的解释原则,它是VS系列文章的第五部分.前四部分分别为微地震监测技术研发进展,VS的原理、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数据处理.解释同微震监测的前期各项工作类似,它不仅涉及微震学,也很强地同地质、石油煤炭工程、力学、和统计误差等很多学科相关.应用VS的必要条件是避免、去除、和压制干扰信号以获得较小振幅的随机记录.由于微震活动可能是时间上间歇和地域上跳跃的,特别地,存在微震较弱或没有微震活动的时空地段,即使我们在解释前的步骤中,满足了上述必要条件,输出了4D破裂能量分布,在解释中仍需讨论与确立下列原则:(1)VS输出的4D破裂能量分布数据本身的可靠性;(2)地震台网周期性记录数据和残余噪声的扫描叠加干扰特性、以及已知的微震活动分布的时空特性;和(3)微震释放能量的分布与确定解释目标(如压裂裂缝带或注水汽前缘)几何及其多解的可能性;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