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东印度洋赤道南北两侧春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

东印度洋赤道南北两侧春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

         

摘要

2017年3月通过对在东印度洋海区6个站位53个垂直分层拖网浮游有孔虫样品进行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该海区春季现代浮游有孔虫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东印度洋春季0~3 000m水层内共鉴定出17个浮游有孔虫属种,主要是Globigerinoides ruber,Globorotaloides hexagona,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Globigerinella aequilateralis,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Globorotalia menardii,Globiberinella calida,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和Globorotalia theyeri等,它们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暖水种浮游有孔虫群落。G.ruber,G.sacculifer最大丰度层在0~50m水层;G.conglomerata,G.hexagona最大丰度层均出现在50~100m;G.theyeris在100~1 000m间的水层均有活体出现,100~150m水层中该种浮游有孔虫丰度最高;G.scitula为深层水浮游有孔虫分子,主要出现于300~2 000m的深水水层。东印度洋春季浮游有孔虫群落的丰度在赤道中心区最低,由赤道向南北两侧扩展,其丰度逐渐递增的特点。浮游有孔虫丰度明显呈上层高,下层低的特点,在50~100m水层浮游有孔虫丰度最高,明显高于0~50m水层浮游的有孔虫丰度,这与印度洋50~100m水体中叶绿素最大值层相对应,表明浮游有孔虫受水体初级生产力影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