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公共管理学报》 >住房福利模式的走向:大众化还是剩余化?——基于40个大城市的实证研究

住房福利模式的走向:大众化还是剩余化?——基于40个大城市的实证研究

         

摘要

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业已成型的带有生产主义特征的剩余型住房福利模式,是否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生转向:从生产主义到发展主义,从剩余型模式到社会民主模式?本文运用Harloe的大众化/剩余化社会住房概念,对中国40个城市的公租房准入标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城市对本地人至少放宽到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建立起了较为大众化的公租房体系,对外来人口则进一步附加工作、社保等严苛条件,使得公租房体系非常剩余化。本地人住房的大众化具备了向社会民主模式转变的基础;同时生产主义的"有用原则"导致外地人公租房体系和城镇化水平更高的城市公租房体系都非常剩余化。中国住房福利制度是生产主义和剩余型模式,虽然具备一定的向社会民主模式转变的基础,但仍然在经济发展优先和公民社会权的保障之间徘徊,住房福利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