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与职业医学 》 >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法评价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

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法评价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

         

摘要

[目的]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方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cytome(CBMN-cyt)assay]评价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方法]以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为受试细胞,分为2组。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7.81、15.62、31.25、62.50、125.00、175.00、250.00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dose,LC50);另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31.25、62.50、125.00、175.00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并设阳性对照(终浓度为0.10μg/mL丝裂霉素C),采用CBMN-cyt试验检测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31.25、62.50,125.00,175.00,250.00μg/mL三溴乙酸染毒组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三溴乙酸染毒浓度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1)。三溴乙酸对该细胞的LC50为135.7μg/mL。与阴性对照比较,125.00、175.00μg/mL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微核率均升高,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质桥率也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芽率和核分裂指数(nucleus divided index,NDI)无显著改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随着三溴乙酸染毒剂量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结论]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可能与染色体损伤、DNA错误修复、染色体重组或端粒末端融合损伤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