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脏腑风湿

         

摘要

痹病包括五体痹和五脏痹,外感风寒湿邪和脏腑功能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黄帝内经》痹病基础上,提出脏腑风湿的概念,涵盖了以外感风寒湿等外邪为始动因素的多种疾病,强调外邪伏留致病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祛邪外出是脏腑风湿的首要治则。其论治范围较五脏痹和五体痹更为广泛,不仅风湿系统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诸多免疫相关性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1型糖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以及一些疑难杂病如原发性脑瘤、病毒性心肌炎等,其发病与外感病邪,邪气伏留密切相关,而一些祛风湿及解表祛邪药如雷公藤、防风、细辛等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原发性脑瘤等。因此,以上诸多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脏腑风湿概念的提出为一些疑难顽症的治疗提供了审因论治的思路,尤其在病机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情况下,从脏腑伏邪论治,给宿邪以出路,或可收佳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