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细胞介素33在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白细胞介素33在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脑梗死组(n=6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n=30)及正常对照组(n=15)血清中IL-33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qRT-PCR)和ELISA法检测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U937细胞在接受外源性IL-33刺激后,MMP-9和Cox-2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脑梗死组IL-33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P均<0.01);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和无斑块患者血清中IL-33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1);脑梗死组中,与无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血清中IL-33水平降低(P均<0.01);外源性IL-33刺激可下调外周血单核细胞和U937细胞中M M P-9和Cox-2的表达和分泌量。结论 IL-33可被作为预测脑梗死及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的血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