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盆痛灵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镇痛作用机制的研究

盆痛灵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镇痛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

目的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GF)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盆痛灵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SD大鼠EMs疼痛模型,将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鞘内注射4组[对照组、NGF诱导剂组(NGF组)、NGF抑制剂组(鞘K组)、p38MAPK抑制剂组(鞘S组)],每组15只;直肠给药5组(模型组、盆痛灵方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15只;另设假手术组15只。采用机械刺痛法观察鞘内注射组的痛阈值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鞘内干预后模型大鼠内异灶NGF、磷酸化p38(p-p38)、瞬时受体电位辣椒素亚型Ⅰ(TRPV1)蛋白表达,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鞘内干预后内异灶及背根神经节(DRG)中NGF、p-p38、TRPV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盆痛灵方灌肠干预后p-p38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鞘内注射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NGF组痛阈值下降,鞘K、鞘S组痛阈值上升(P<0.01);内异灶及DRG内NGF诱导剂组NGF、p38、TRPV1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内异灶内鞘K、鞘S组NGF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p-p38、TRPV1蛋白表达下降(P<0.01);DRG内鞘K组NGF、p38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鞘S组p38、TRPV1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及NGF、p-p38蛋白表达下降(P<0.01)。直肠给药干预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中p38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盆痛灵高剂量组p38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盆痛灵低、中剂量组p-p38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NGF-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降调TRPV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参与EMs疼痛的发生,盆痛灵方通过调控NGF-p38MAPK-TRPV1信号通路逆转EMs疼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