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 》 >三峡库区支流的河-湖两态及其对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

三峡库区支流的河-湖两态及其对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

         

摘要

三峡大坝独特的调度运行方式决定了三峡库区支流在水动力方面显著区别于自然河流.为探究库区特殊调水机制下支流沉积物内源磷的动态变化,于2016年在库区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中游的高阳平湖段进行了8次(1、3~8和10月,每月一次)水体和沉积物样品采集,分析其不同形态磷含量,并对流速、水深和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等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结果表明,高阳平湖段水体类型可分为5、6月前的深水湖泊及5、6月后至三峡大坝秋季再次蓄水间的典型河流两种水文状态;湖泊状态下上覆水中可溶性磷浓度比河流状态高42.48%,利于沉积物表层沉积物中弱结合态磷(NH_(4)Cl-P)处于吸附-释放的平衡状态;春季水华初期,随着上覆水温度的升高和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沉积物中潜在可移动磷含量升高,而稳定形态磷含量降低,表现出向潜在可移动磷形态转变的趋势,这可能是春季水华可利用的磷源之一;高阳平湖沉积物中稳定形态磷含量约占总磷含量的81.79%,变异系数相对较小(2.90%~4.21%),并且存在显著随时间累积趋势(P<0.05).揭示了沉积物不同磷形态转化及其与水体存在类型的关系,为三峡库区其它支流或存在类似调水机制的水库支流内源磷的研究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