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不同修复方式重建舌缺损术后吞咽功能的比较

不同修复方式重建舌缺损术后吞咽功能的比较

         

摘要

目的: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测(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价舌体与舌根缺损对吞咽功能的影响和吞咽功能恢复的修复重建方式。方法:采用VFSS对健康志愿者、舌体缺损与舌根缺损修复重建患者各10例的吞咽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吞咽困难的表现(呛咳或误吸)和发生率的变化、吞咽黏稠食物能力的改变、残余量的改变、咽腔清除时间的改变等数据采用SAS14.0软件包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明确3组吞咽功能改变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舌体缺损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呛咳和误吸的风险,而舌根缺损会明显增大术后发生呛咳和误吸的风险(分别为0%、0%和60%);舌缺损部位的不同,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对黏稠食物的吞咽能力,健康志愿者组>舌体组>舌根组[(9.33±0.50)mL,(6.25±2.12)mL,(0.70±1.16)mL];吞咽效率比较,健康志愿者组>舌体组>舌根组。结论:舌体组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舌根组,修复重建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缺损的部位和大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