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间隙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菌体类型、感染部位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46例的临床资料,采集感染者颌面和口咽间隙的脓液加入含有疱肉培养液的管中,分别在厌氧和需氧的条件下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64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多为急性炎症,发病原因中牙源性感染占62.07%(401/646),其次为腺源性感染占17.18%(111/646),以及外伤性感染占12.69%(82/646);病原菌以感染眶下间隙、颌下间隙和咬肌间隙等部位为主;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7株占74.81%,以星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00株占25.19%,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干燥奈瑟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为11.11%和11.54%;草绿色链球菌对青霉素相对较敏感,耐药率为31.1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较敏感,耐药率为10.00%。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要感染源,其中大部分为链球菌属;眶下间隙和颌下间隙部位感染为主,牙源性感染为主要病因;感染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因此临床应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十分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