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试论清代等级制度

试论清代等级制度

         

摘要

这是提交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一篇论文。它考察了清代等级结构状况和特点。作者认为,清代的等级制是由七个等级和若干等第构成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皇帝、宗室贵族、缙绅、绅衿、雇工人和贱民等六个等级各自包括的社会成员范围,成员具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等级内部等第的划分;分析了他们的法律身份和社会地位。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凡人等级的法律身份和社会地位;并对地主经济制中最主要的直接生产者——佃户的等级身份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作者认为佃户属于凡人等级中的低下等第,在主佃关系中,佃户和他的田主所属的等级、等第距离越远,其实际地位越是低下,这是由于地主和佃户法律地位的高下不同而形成的相对差别。尽管有这些差别存在,佃户仍具有凡人的基本权利,而不属于贱民等级。既不能笼统地说清代的主佃关系具有主仆名分,也不能笼统地讲清代的主佃关系是单纯的契约关系或金钱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清代等级制的特点。作者认为,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相比,二者根本差别是由于它们赖以建立的基础不同。领主经济制下土地占有的等级结构决定了欧洲中世纪产生严格的等级制。建立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的地主经济制基础上的清代等级制,自然与西欧等级制度有着全然不同的特点。文章分析了清代等级制的四个主要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