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 》 >典型工业区地下水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与环境因子响应初探

典型工业区地下水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与环境因子响应初探

         

摘要

为探究上海市典型工业区地下水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地下水三氮、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指标分析,探讨典型行业地下水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及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石油化工业地下水的氨氮(NH_(4)^(+)-N)显著高于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其他行业(P<0.05),分别高出64.49%、32.46%和113.91%;有机物主要检出指标为总石油烃(TPH)和挥发酚,石油化工业的地下水挥发酚浓度显著高于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和其他行业(P<0.05);金属制品业砷(As)浓度显著高于石油化工业和其他行业(P<0.05),分别高出49.26%和50.59%;氯化物(Cl^(-))、锰(Mn)和硫酸盐(SO_(4)^(2-))等在不同行业中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纺织业地下水细菌群落Shannon指数最高,达到3.14,金属制品业地下水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最低,分别为2.42和960.46.工业区地下水细菌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比为80.05%~86.18%.As、汞(Hg)和TPH等为工业区地下水中主要影响因子,与地下水环境因子相关的多为硝化菌、反硝化菌和有机物降解菌等.研究结果可为石油化工类和金属制品类工业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微生物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