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芳香类中药临床应用进展

芳香类中药临床应用进展

         

摘要

气味是中药的重要属性之一,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被称为“芳香药”。芳香药多性温,味辛,入脾、胃经。该类药物应用历史悠久,并且在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芳香类药物的应用先秦时期即有记载,因唐宋时期的中外贸易和海运而发展,在明清时期广泛应用并发展出多样化的应用形式。该类药物在当今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治疗疾病类别涵盖心系、脑系、肝系、肾系、脾系等。中医内治方法运用芳香类药物进行开痹、安神、开窍、化湿、化浊、温通及防疫等,外治法亦有香囊、外敷贴、精油等应用于内科及情志疾病。文章追溯了芳香类中药的应用源流,简述了芳香药中医内治方法、外治方法。芳香药的辛温之性明显,阴虚、气虚体质者使用后有耗气伤阴之弊,不宜多用,不宜长期服用,或配合养阴之法平补平泻。孕妇及儿童也应当谨慎应用。但阳虚、湿热、气郁体质患者应用疗效佳。我国对于芳香类药物应用虽早,但缺少系统研究,未深入联合中医芳香疗法与临床治疗。临床芳香类中药使用辨病居多,辨证较少,辨体质则更少。现就芳香类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于这类具有明显体质偏向性的药物,芳香类中药与中医体质辨识特色相结合应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