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作用机制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作用机制

         

摘要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一种以认知和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痴呆类型,其发病主要因脑血管病变引起。该病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性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痴呆”“善忘”等范畴。随着社会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和脑血管疾病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指数式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VaD为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VaD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关注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肠-脑轴理论在抑郁症、脑卒中、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内环境的紊乱与VaD的发生与发展密不可分,肠道菌群不仅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VaD的发生发展,还能够利用肠-脑轴的突触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靶点调控,从而参与VaD的发病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药介导的脑肠交互作用与Va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中药单药及复方可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稳态有关。中医扶阳学派弟子胡跃强教授善于运用“温肺降浊”的扶阳法论治VaD,并总结出其经验方“温肺降浊方”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文章基于此探讨温肺降浊方治疗VaD的作用机制,现介绍如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