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CT和MRI杂志》 >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双能CT定量参数变化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

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双能CT定量参数变化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癌(PTC)患者双能CT定量参数变化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PTC患者作为PTC组,另选择同期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回顾性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双能CT成像检查结果,评估双能CT定量参数变化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TC组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碘浓度(IC病灶)值、病灶碘浓度与同侧颈动脉内碘浓度比值(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λH U)值均低于良性组(P0.05)。以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PTC组60例患者共纳入23 7枚肿大淋巴结研究,其中,转移淋巴结152枚(64.14%),非转移淋巴结85枚(35.86%),转移组动脉期及静脉期IC病灶值、NIC值及λHU值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动脉期NIC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约登指数(0.655)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0.31 mg/mL,曲线下面积为0.825,诊断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5.53%;动脉期λHU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约登指数(0.633)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3.38 mg/mL,曲线下面积为0.812,诊断敏感度为76.47%,特异度为86.84%;静脉期NIC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约登指数(0.550)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0.58 mg/mL,曲线下面积为0.776,诊断敏感度为74.12%,特异度为80.92%;静脉期λHU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约登指数(0.541)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4.71 mg/mL,曲线下面积为0.768,诊断敏感度为70.59%,特异度为83.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动脉期CT定量参数(IC病灶、NIC、λHU)及静脉期CT定量参数(IC病灶、NIC、λHU)、存在淋巴结转移均为PTC不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动脉期及静脉期NIC、λHU参数、存在淋巴结转移均为PTC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存在淋巴结转移PTC患者双能CT表现为高碘值及高能谱曲线斜率,双能CT定量参数变化可作为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不良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