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宫颈微偏腺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27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为其早期识别和诊断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27例MD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8岁,Ⅰ、Ⅱ、Ⅲ、Ⅳ期分别有12例、7例、7例、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2例;主诉多为异常阴道排液或流血(21/27),HPV及细胞学检测多为阴性(25/27、15/27);肿瘤标志物以CA199升高为主(10/22);增强MRI宫颈恶性肿瘤检出率55%(11/20);术前活检确诊率32%(8/25),漏诊率8%(2/25)。病灶最大径0.5~8cm,脉管内见癌栓者15例(55.6%),浸润宫颈全层或深纤维肌层者22例(81.5%)。p53、p16、MUC6、ER、PR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1.9%(14/27)、44.4%(12/27)、88.9%(24/27)、14.8%(4/27)、7.4%(2/27),>50%细胞核染Ki67者7.4%(2/27)。初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治疗25例。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4~57个月),随访率100%,1、2、3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87%、80%,84%、80%、74%。结论:MDA多表现为异常阴道流液或流血,宫颈筛查可无异常,影像学推荐增强MRI。病变检出率与活检深度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指标有助于鉴别诊断。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