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住区》 >费恩:人必须坚强,才能应对好建筑

费恩:人必须坚强,才能应对好建筑

         

摘要

cqvip:20世纪80年代,在《挪威现代建筑》一书首章,挪威建筑史家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语含讥诮地写道:“挪威现代建筑存在吗?如果我们翻阅当下的现代建筑史著述,如尤迪克(Jürgen Joedicke)、贝内沃罗(Leonardo Benevolo)、塔夫里(Manfredo Tafuri)或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的作品,答案是否定的。丹麦、瑞典、芬兰的现代建筑肯定都有一席之地,而挪威则被排除在外。即使1982年版的四卷本《麦克米伦建筑师百科全书(Macmillan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s)》中,也没有一个挪威人的名字。……而早在1925年,当其他北欧国家还没有出现任何现代建筑,挪威已有大量重要现代作品应时而生。”他进以分析指出,挪威现代建筑师群体中,没有像阿尔托(Alvar Aalto)于芬兰、阿斯普伦德(Erik Gunnar Asplund)于瑞典、雅各布布森(Arne Jacobsen)于丹麦这类人物。挪威建筑师总体人数不多,缺少发达的建筑批评与理论探讨专业环境,加之挪威人固有的内敛自足心态(易卜生语),大多挪威建筑师甚少与外界交流,从别处汲取灵感,这些都使得这个专业群体的作品较少为外界所知。1而在1997年,当挪威建筑师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作为北欧国家第一位获奖人荣膺普利兹克建筑奖,上述尴尬局面或多少有所改观。当然,如果考察其行迹,无论是费恩早年即在挪威国外享有的知名度,还是他与伍重(Jørn Utzon)、建筑电讯派(Archigram)的库克(Peter Cook)等彼时欧洲先锋派建筑师的密切互动交流,乃至他在设计创作中从不惮于在其文化背景之外的广阔领域汲取养分,这种开放性在彼时整体偏于内向自足的挪威建筑师群体中无疑也属于异数。本期这篇对费恩的访谈,由《挪威建筑评论(Arkitektur N)》杂志前主编英格瑞德·阿拉玛斯(Ingerid Helsing Almaas)女士于1997年9月18日在费恩的奥斯陆事务所完成,是阿拉玛斯所撰《挪威当代建筑指南(Norway:A Guide to Recent Architecture)》中的一部分。2010年,这篇采访的挪威语全文由原作者翻译成英文后在www.architecturenorway.no上线,以面向更多国际读者。2费恩:人必须坚强,才能应对好建筑People Have to be Strong to Cope with Good Architecture:An Interview with Sverre Fehn文/[挪威]英格瑞德·阿拉玛斯Ingerid Helsing Almaas译/许东明XU Dongming从这篇1997年的访谈文字,略能窥见费恩这位挪威建筑师的专业观点和个人性情,其于访谈中的对答,既有冷峻严肃不拘流俗的风致,也不乏幽默风趣的俏皮。当然,其中所谈及的一些看法,读者如有关于费恩更丰富的背景阅读,会更易理解。另外,针对这份珍贵历史文本的口述访谈特色,译者力求在迻译准确可信基础上,尽可能让汉译行文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最后,谨在此特别感谢本文原作者、挪威设计与建筑研究中心(DOGA:Design og arkitektur Norge)的阿拉玛斯女士和《挪威建筑评论》杂志惠赐中文翻译使用授权,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代赟老师和“群岛Archipelago”工作室周伊幸老师就译稿所做的悉心校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