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英文版》 >The Restructuring of Pseudo-environment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overage

The Restructuring of Pseudo-environment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Coverage

         

摘要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在1922年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学说,他指出人们对于超出自己亲身感受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去了解,并且很大程度上把这种媒体报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等同于现实本身,从而形成对于客观社会的认识。由此可见,大众传媒是见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媒介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社会的进步和民主进程起着重要的"推手"作用。中国社会在近年来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的报道中,例如非典、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黑砖窑、雪灾,直到汶川大地震,体现了媒体从过去政府宣传的单一"喉舌"角色,向信息化时代"社会守望者"和"公民知情权保障者"功能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是健康"拟态环境"建立的过程,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报道为受众提供了通畅、透明、公开的信息,向世界展示了新的中国国家和媒体形象。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