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经典名方中猪苓的本草考证

经典名方中猪苓的本草考证

         

摘要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医典方书和现代文献,考证经典名方中猪苓的名称、产地、品质、基原、采收、炮制、性味归经和功效主治。猪苓之名源于其形似猪粪的形态特点,其别名多与形态特点、生长习性或方音讹传有关。古代猪苓以野生为主,多产自南方;至近现代才出现人工培育的记载,产地亦遍布陕西、河南、河北、四川、云南等省,其中陕西、云南产量较大,以陕西质量最佳。古代猪苓采收以春秋两季为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记载一致。猪苓的品质鉴定与炮制古今较为统一,均以皮黑肉白,坚实者佳,采后祛杂质,除黑皮,切片,阴干后保存。现今我国各地猪苓均为多孔菌属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的干燥菌核。金元前记载其性味为“甘、苦,平,无毒”,以后的历代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多认为其性味为“甘、淡,平,无毒”,归“肾、膀胱”经。宋代及以前记载猪苓“治痎疟,解毒,蛊注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宋代以后医家注意到猪苓的淡渗利湿之效强而补益之效弱,主要将其用于消肿满、除湿通淋、利小便。现代本草和文献则多聚焦于猪苓利水渗湿的功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