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华南东北部中生代铜金钨大规模成矿的深部背景:来自英山-常山宽角地震资料的约束

华南东北部中生代铜金钨大规模成矿的深部背景:来自英山-常山宽角地震资料的约束

         

摘要

为理解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深部背景及动力学过程,我们实施了一条北起湖北英山、南至浙江常山、长达350km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剖面,穿越北部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带、中部江南钨矿带和南部钦杭铜多金属成矿带.探测结果表明:剖面速度结构呈现显著的垂向分层、横向分块图像特征.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整体显示高速和高V_(p)/V_(s)特征,Moho界面显著上隆,地壳减薄至31km,下地壳高速异常显著,具有壳幔过渡特征;江南成矿带以江南断裂和景德镇-黄山断裂为岩石圈边界,总体显示地壳尺度的低速异常和低V_(p)/V_(s)特征;钦杭成矿带地壳显示高速异常和高V_(p)/V_(s)特征.综合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和钦杭成矿带的高速异常代表了相对富铜金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其形成可能与幔源岩浆底侵和/或新元古代洋壳物质残留有关,为中生代铜金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关键物源.江南成矿带显示富W-Sn的古老地壳特征,其部分熔融是超大型钨矿形成的关键.文章提出,中生代以来的软流圈地幔自扬子/华夏拼合带向扬子陆块北部大规模斜向上涌,是导致华南东北部铜金钨爆发式成矿的深部驱动机制;块体拼合带和边界断裂带等岩石圈不连续,是向下沟通深部热流、向上疏导岩浆流体的主干通道,控制着成矿带的空间展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