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摘要

用1961~1995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148个地面站月平均资料计算了35年的青藏高原大气热量源汇,并分析了它的气候特征及其和中国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平均而言,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最强在6月(为 78 W/m2)9冷源最强在12月份(为-72 W/m2);地面感热在高原西南部明显增加,造成 2月、 3月份高原西南部热量源汇增加最明显,使得3月份在喜马拉雅山北坡形成热源中心.此后该中心继续加强,并且有两次明显的向西移动,分别出现在4月和6月;东部大气变为热源的时间以及热源最强出现的时间都要比西南部晚1个月.夏季凝结游热成为和感热同样重要的加热因子,也是使夏季东部热源继续增强的主要因子.在年代际变化尺度上,1977年前后高原大气热量源汇明显具有突变特征,其后大气热量源汇显著增加.青藏高原春季热源对于随后的夏季中国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降水有比较好的指示意义,而高原夏季热源与同期长江流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