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学杂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泄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泄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泄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泄浊解毒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泄浊解毒方治疗UC的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设为空白组(Con),其余通过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美沙拉秦组、泄浊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药物干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结肠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结果最终获得泄浊解毒方潜在活性成分94个,核心治疗靶点9个。泄浊解毒方可影响炎症反应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和白细胞黏附等多个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泄浊解毒方治疗UC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等多个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显示,泄浊解毒方可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降低UC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17的含量,升高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泄浊解毒方可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p-PI3K、p-AKT蛋白的表达。结论泄浊解毒方可通过参与炎症反应调节、活性氧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和白细胞黏附等多个生物过程,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改善UC大鼠的炎症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