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小鼠膀胱癌红色荧光移植瘤模型建立及荧光影像学特点分析

小鼠膀胱癌红色荧光移植瘤模型建立及荧光影像学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红色荧光蛋白(DsRed)标记小鼠膀胱癌生长转移的分子荧光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脂质体2000介导基因转染法将chickenβ-actin-DsRed-Neo载体转染到小鼠膀胱癌BTT739细胞株;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DsRed的单克隆细胞(BTT739-DsRed);615小鼠24只随机分3组,后肢皮下注射细胞悬液,第1、2组注射BTT739-DsRed细胞,第3组注射BTT739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MAESTRO活体成像仪设定激发光波长560~580 nm,发射光波长590~610 nm,曝光时间5000 ms,连续观察4周,第2组每周处死小鼠并剖开成像,记录肿瘤生长转移的荧光影像,测定肿瘤大小及荧光信号值。统计分析肿瘤大小与荧光信号值,全身成像与剖开成像之间的关系。结果第1周观测到发红色荧光的肿瘤,第2周观测到肿瘤中央局部荧光缺失,病理证实为肿瘤坏死组织及少量结缔组织,第4周观测到局部淋巴结转移,未见远处转移。第1组连续4周肿瘤荧光信号值依次为(89±18)、(122±55)、(133±69)、(715±343)counts;肿瘤大小依次为(13±4)、(45±22)、(83±29)、(253±67)mm~2;第2组全身成像4周肿瘤大小依次为(12±3)、(50±23)、(90±29)、(290±74)mm~2,剖开成像依次为(12±5)、(72±30)、(141±43)、(524±237)mm~2;肿瘤大小与荧光信号强度呈线性正相关(r=0.74,t=3.97,P<0.05),全身成像与剖开成像肿瘤大小呈线性正相关(r=0.97,t=10.00,P<0.05),全身成像测得的肿瘤大小为剖开后成像的(70.85±17.13)%。结论小鼠膀胱癌红色荧光移植瘤模型可以直观、连续、敏感地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随着肿瘤增大,荧光范围也增大,肿瘤发生坏死后荧光消失,肿瘤发生转移后红色荧光表达亦随之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