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分析

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急性肺栓塞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来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肺栓塞患者,根据发病前长期居住地海拔高度分为3组:较低海拔组44例(2 700 m≤居住海拔≤3 700 m),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63(44~72)岁;中海拔高海拔组30例(3 700 m&居住海拔≤4 000 m),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62(41~73)岁;高海拔组32例(4 000 m&居住海拔≤4 800 m),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61(41~72)岁。所有患者通过肺动脉造影或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辅助检查及危险分层。结果 3组患者比较,中海拔组胸痛发生率(21/30)高于较低海拔组(18/44),高海拔组呼吸困难发生率(30/32)高于中海拔组(20/30),高海拔组合并下肢骨折发生率(14/32)高于较低海拔组(7/44)。高海拔组PaO2为52(44~64)mmHg(1 mmHg=0.133 kPa),低于较低海拔组[60(53~73)mmHg];高海拔组血红蛋白为(163±43)g/L,D-二聚体为5.6(3.7~12.6)mg/L,均高于较低海拔组[分别为(144±39)g/L和3.8(2.0~7.5)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危险分层均为中危或低危,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患者中,高海拔组D-二聚体为5.8(4.2~14.8)mg/L,高于较低海拔组[3.6(2.3~5.8)mg/L,P&0.05]。中危患者中,高海拔组PaO2为47(36~58)mmHg,低于较低海拔组[60(52~68)mmHg,P&0.05]。结论 高原地区不同海拔来源的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分层无差异,但长期居住在更高海拔地区的患者常伴有更显著的低氧血症以及血红蛋白和D-二聚体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