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智能化撤机和经验性撤机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智能化撤机和经验性撤机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智能化撤机和经验性撤机两种撤机方法对机械通气撤机困难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进行简易的临床试验随机化分组,将62例综合ICU内的撤机困难患者随机分入智能化Smart Care组(SC组,30例)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通气组(SP组,32例)进行撤机试验,两组患者的疾病构成、年龄、性别、入ICU时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撤机前机械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观察两组的撤机时间、再插管率和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ICU滞留率。结果 SC组神经肌肉病变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患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撤机时间分别为(49±13)、(67±37)和(254±96)h,明显少于SP组[分别为(223±38)、(106±34)和(502±91)h,x~2值分别为8.33、4.77和4.43,均P<0.05]。SC组神经肌肉病变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患者的ICU滞留时间分别为(9.0±1.7)和(7.3±1.9)d,明显低于SP组的(20.8±5.1)和(14.6±1.7)d(x~2值分别为6.74和7.68,均P<0.05)。SC组平均调节呼吸机次数为(5±1)次/人明显低于SP组的(13±3)次/人(t=2.73,P<0.05)。两组的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气胸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皮下气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W智能化撤机法应用于撤机困难患者能够有效地缩短撤机时间,减少ICU滞留时间,并可以减少医生调节呼吸机的负担而节约医疗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