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常见致病菌进行核酸检测, 调查病原菌的分布, 研究LAMP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89例的合格痰标本289份, LAMP技术检测病原体,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 并与传统的培养法进行比较。将细菌浓度&1×103拷贝/ml的病例分为初治已覆盖病原体组和初治未覆盖病原体组, 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抗感染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初治有效率及治愈率。结果 289例患者中培养法阳性44例(15.2%)。LAMP技术检测以细菌浓度&1×103拷贝/ml为界值, 判定为阳性结果的有124例(43.0%)。下呼吸道分离的病原菌中细菌144株(77.8%), 非典型病原菌41株(22.2%);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 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链球菌。初治已覆盖病原体组(95例)和初治未覆盖病原体组(29例)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9±9.1)和(16.3±11.2)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P=0.039);初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31.0%(29/95)和93.1%(27/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P&0.01);两组的抗感染治疗时间[(13.9±9.1)和(16.3±11.2)d]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3,P=0.28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2%(80/95)和95.7%(28/2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P=0.4)。结论 LAMP技术简便, 可快速扩增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常见致病菌核酸, 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痰培养法。LAMP技术有利于治疗前明确致病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提高初始治疗的有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