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创伤杂志》 >Ⅱ型大麻素受体选择性抑制剂在钛颗粒诱导炎症性骨溶解中的作用

Ⅱ型大麻素受体选择性抑制剂在钛颗粒诱导炎症性骨溶解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Ⅱ型大麻素受体(eannabinoid reeepto12,CB2)选择性抑制剂(AM630)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性骨溶解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45只,其中15只作为颅骨供体,其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钛颗粒诱导的小鼠air-pouch骨溶解模型,药物组建模前2 d经腹膜下注射CB2抑制剂-AM630(200 μg·kg-1·d-1),持续至建模后2周。小鼠处死取材,大体观察植入骨片周围炎症变化;HE染色观察细胞浸润程度;形态计量学检测囊壁厚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lartrate-resistanit acidphosphalase staining,TRAP)染色检测成熟破骨细胞;定量RT-PCR检测CB2、IL-1β、TNF-α、核因子NF-κB配体的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核因子 NF-κB配体(receptor aetivator of NF-κB,RANK)mRNA含量。结果标本大体观察,对照组植入骨片周围有红肿、渗出等明显的炎疗变化,药物治疗后,炎症改变明显减轻。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组囊壁内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空白组及药物组囊壁内细胞少,多为成纤维细胞;对照组囊壁较厚(192.2±19.4)μmn,空白组和药物组囊壁厚度分别为(88.5±14.7)μm、(122.1±15.2)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植入骨片周围TRAP深染区域较多,AM630治疗后深染区域明显减少;定节RT-PCR结果表明,钛颗粒刺激能够上调CB2、IL-1 β、TNF-α、RANKL和 RANKmRNA表达水平,药物组上述基因天mRNA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2选择性抑性抑制剂能降低磨损颗粒引起的炎症反心,抑制破骨细胞活化。CB2有望成为治疗人上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新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