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创伤杂志》 >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

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

         

摘要

目的应用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指导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手术操作和脊柱稳定性重建,评价其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32例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7~56岁[(30.1±7.6)岁]。2010年10月前收治的15例采取常规后路骨折开放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常规手术组)。2010年10月后收治的17例则在术前行CT扫描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程度及椎弓根碎裂情况,并应用3D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相应模型。术前规划减压范围、置钉节段、进钉角度和长度,进而在此基础上行后路开放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数字辅助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植骨融合率等指标,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3.6±0.5)年]随访。常规手术组和数字辅助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4.0±38.5)rnin、(168.8±23.8)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2.0±114.5)ml、(420.0±94.6)ml(P<0.05)。术前VAS常规手术组和数字辅助组分别为(7.81±0.57)分、(7.91±0.56)分(P>0.05),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1.87±0.27)分、(1.67±0.22)分(P<0.05)。常规手术组和数字辅助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7%、94%(P>0.05)。在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患者的Franke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可充分了解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程度、椎弓根碎裂情况,进而指导减压范围及置钉节段,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脱位复位程度、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