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创伤杂志》 >颌面骨陈旧性骨折的治疗

颌面骨陈旧性骨折的治疗

         

摘要

<正> 颌面骨折平时约占全身骨折的3.2%,在战时颌面损伤发生率为7~10%,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此区骨折多因咀嚼肌的牵拉而容易发生移位,其结果必然要造成咬合紊乱及面部容貌的改变。颌骨系膜化骨,局部血运丰富,所以伤后愈合比其他长骨快,如不能及时复位,上颌骨超过2周,下颌骨超过3周即为陈旧性骨折,此时为骨痂形成期,非经手术解剖而难以复位。单纯骨折,如颧骨颧弓、齿槽突、下颌骨体、升枝或髁状突颈等线型骨折治疗较容易。几处多发骨折,尤其是面中1/3的骨折因解剖复杂(包括额、鼻、眶壁、颧骨体及上颌骨等组织结构,毗邻颅脑、紧接颅底),常并发颅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1990年第3期|155-156|共2页
  • 作者

    刘宝林;

  •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