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

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

         

摘要

背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获得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概率低于30%,随着近期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治疗良性和恶性血液病已经达到与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的疗效。目的:评价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接受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和Ⅱ型)患者,均无同胞相合供者并且拒绝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抗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方案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观察指标包括植入率及造血重建时间、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年预计总生存率、5年预计无病生存率。该临床研究的实施获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亲属签署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①2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3例移植后+28 d之内死亡,无法评价植入情况。剩余22例患者中有21例(95.4%)获得造血重建,植入成功;1例(4.6%)植入失败。中性粒细胞≥0.5×10^9 L^-1和血小板≥20×10^9 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 d(9-18 d)和13 d(10-32 d)。②植入成功的21例患者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28.6%(6/21),其中Ⅰ-Ⅱ度3例,Ⅲ-Ⅳ度3例。轻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仅有9.5%(2/21),无中度和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③中位随访396 d(15-1886 d),18例(72.0%)存活,5年预计总生存率为71.1%,5年预计无病生存率为65.6%。7例(28.0%)死亡,其中3例(12.0%)患者死于感染,2例(8.0%)患者死于急性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4.0%)患者死于颅内出血,1例(4.0%)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④结果显示,对于无同胞相合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项可行有益的替代治疗选择。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第31期|P.4994-5001|共8页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血液疗法;
  • 关键词

    干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血缘相合; 植入率; 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