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河南省居民慢性病现况调查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河南省居民慢性病现况调查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摘要

目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新一代健康指标,可将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做出主观评价。慢性病所引起的非致死性失能后果严重威胁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河南省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于2000-01/12在河南省的12个城市、40个县城(乡镇)、151个村(居委会)展开。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3000名居民,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调查表进行家庭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患病率及顺位)以及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调查。慢性病的定义为:调查的前1年内,自觉有病并经过医务人员明确诊断或自觉有病,虽未经义务人员诊断,但采取了医疗措施者。生活质量调查依据WHO对生活质量定义和描述,参照中文普适性生活质量量表中生活质量的评分方法,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3个维度、18个健康领域,具体用42个不同的指标来描述,每个指标按照健康状况最好到最坏依次可记为1,2,3,4,5分,可能得分范围为42~210分。为使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按公式:生活质量得分=犤1-(实际分值-最低可能分值)/(最高可能分值-最低可能分值)犦对原始量表中得分进行转换,使分值在1~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结果:本次共抽样调查3000户家庭,发放访谈问卷3000分,实际回收合格访谈问卷3000份,回收率为100%。在3000名调查对象中,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3.6%,患1种,2种,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9%,13.2%和23.5%,慢性病总例次患病率达107.7%,城市为119.8%,农村为101.2%,男性为116.0%,女性为124.3%,患病率前四位依次为胃炎或胃溃疡(13.5%)、视力问题(13.1%)、压抑或焦虑(12.3%)和背痛或椎间盘问题(11.9%)。慢性病患者在生理分值、心理分值、社会适应能力分值及总生活质量分值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犤(90.13±9.26,82.76±11.77,94.06±9.55,89.21±8.38),(94.99±4.92,90.63±7.57,98.09±4.24,94.62±4.31),P<0.05犦,心理纬度分值明显低于生理纬度和社会适应能力纬度的分值。随患慢性病种类的增加,生活质量3个纬度的得分及总分都明显下降。结论:河南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高水平,无论是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或综合评分,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明显下降,心理纬度分值更低,说明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慢性病的病程较长、治愈率低,患者易产生心理压力、情绪不稳定,对生活不满意,造成生活质量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