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68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及假手术(穿线后不结扎冠状动脉)模型。②实验分组:将术后存活的53只心肌梗死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肌梗死后3,7,30d组各9,10,10只,将假手术大鼠24只做为各组的对照组,每组8只。③实验评估:从各组大鼠梗死中心、梗死周边、室间隔和右室取材,检测不同部位心肌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存活的53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后3d时,梗死中心区、梗死周边和室间隔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14.12±3.55),(1.50±0.75)μkat/g;(16.59±7.17),(0.92±0.22)μkat/g;(8.64±4.02),(2.43±1.63)μkat/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68,3.367,P<0.01,t=2.817,P<0.05)。②心肌梗死后7d时,梗死中心区、梗死周边心肌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心梗后3d组[分别为(7.13±2.50),(14.12±3.55)μkat/g;(7.45±1.42),(16.59±7.17)μkat/g],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32,2.176,P<0.01);室间隔及右室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③心梗后30d时,梗死中心区和梗死周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较心梗后3d组进一步降低[分别为(4.55±1.17),(7.13±2.50)μkat/g;(5.83±1.55),(7.45±1.42)μkat/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53,2.763,P<0.05),梗死周边、室间隔、右心室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不同部位心肌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提示心肌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不仅是评价迷走神经活性的指标,可能也是一个较好的评价迷走神经支配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