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诱导和非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缺损处成软骨的效应比较

诱导和非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缺损处成软骨的效应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经体外诱导和非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胶原海绵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成软骨效应的差异.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6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载体胶原海绵共培养6h形成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②2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组.制备双膝股骨下端滑车的直径4.5mm、深3mm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未诱导组:一侧植入未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作为实验侧;另一侧植入单纯胶原海绵,作为对照侧.诱导组:实验侧植入经软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对照侧为单纯胶原海绵.③术后未诱导组于0.5,1,2,3,5,7,9个月,诱导组于1,2,3,4,5,7个月分别处死动物,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及新生组织类型.参照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评分.结果:2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兔材料移植后大体观察结果:未诱导组实验侧:移植后2个月,缺损修复处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类似正常软骨,边界已不是很明显.至移植后7个月及9个月,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基本相同.对照侧:移植后2个月,缺损处仍有较明显的凹陷,表面较粗糙,致密性差,质地较软,色泽与周围组织仍有较大差别.至移植后7个月及9个月,表面仍欠平整,质地仍欠坚韧,修复组织为白色纤维样组织,色泽与周围软骨组织仍尚有差别.诱导组大体观察情况与未诱导组相似,无明显差异.②两组兔软骨缺损区形态学观察结果:未诱导组:移植1个月,实验侧原软骨缺损区逐渐被透明软骨样组织取代,与周围软骨组织分界较明显,与周围软骨组织相比,细胞排列相对较不整齐,甲苯胺蓝染色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对照侧移植1个月以后未见明显修复,原软骨缺损区取代的主要是略带红色的纤维组织,界面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修复速度明显较慢,与周围软骨组织连接速度显著慢于实验侧,1个月时甲苯胺蓝染色呈阴性,3个月时呈弱阳性,5个月时异染仍不明显.③诱导组形态学观察情况与未诱导组相似,无明显差异.各阶段经改良Pineda评分的结果,未诱导组:实验侧平均评分低于对照侧(5.87±1.85,10.53±1.16,t=8.27,P<0.001);诱导组:实验侧平均评分低于对照侧(5.57±0.93,10.00±1.53,f=6.55,P<0.001).结论:未经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及经软骨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结果相似,提示软骨缺损处可提供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微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