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脏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脏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脏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脏出血患者87例,依次取患者术前、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1d、3d、5d)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查,检测两组患者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血小板数量变化情况.结果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脏出血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Fbg、PT、aPTT、TT、血小板水平变化较大(P<0.05);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1d,Fbg、PT、am、TT水平均高于术前、治疗后3d、5 d(P <0.05);术后治疗前及治疗后1d,血小板水平低于术前、治疗后3d、5 d(P <0.05).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脏出血患者术后及治疗后1d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变化较大,医护人员应在该时间段加大监护力度,防止因血小板稀释及凝血异常引起的出血,提高肾脏出血治疗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