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幼猪动物模型评估肺血管发育

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幼猪动物模型评估肺血管发育

         

摘要

目的采用球囊扩张人工房间隔造口加肺动脉环缩术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幼猪动物模型,探讨肺血减少对其未成熟肺血管发育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2月龄幼猪共20头,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6头),右胸小切口造成一过性肺血减少;轻中度肺动脉狭窄组(T1组,7头),经右心房表面送入球囊扩张器行人工房间隔造口加肺动脉Banding环缩术,术中收缩期肺动脉环缩处压差(Trans-PABP) 20~30 mm Hg(1 mm Hg=0.133 kPa);重度肺动脉狭窄组(T2组,7头),术中Trans-PABP≥30~50 mm Hg。术后超声评估、1个月时行64排CT扫描评估、2个月时行二次剖胸手术验证评估,测量各组血管近端直径及Trans-PABP,处死动物切取心、肺组织测量房间隔缺损、肺动脉和Banding环直径。手术结束、术后2个月取右肺中叶外侧段1.0 cm×0.8 cm×0.8 cm肺组织,Weihgt弹性纤维+Van Gie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T1和T2组存活动物房间隔造口加肺动脉环缩术均获得成功。C组动物因麻醉意外术后10 h死于呼吸衰竭1头;T1组术后21天死于肠梗阻、肠坏死1头;T2组死亡2头,分别因急性和慢性右心功能衰竭,于术后24 h和39天死亡。64排CT扫描示,肺动脉环缩处直径(BD)显著低于其主动脉直径(AOD)(P<0.01),近端狭窄后扩张、远端肺血管纹理稀少。肺组织病理学示术后2个月肺细小动脉内径T1、T2组明显高于C组(P<0.05、P<0.01),单位面积小动脉数量(NAPSC)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的幼猪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临床病理生理状态,64排螺旋CT联合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用于肺血管发育不良的评估是一种可靠方法。肺血减少时幼猪肺小动脉中层发育不良伴数量减少,随环缩加重肺动脉发育不良和肺血流的减少的程度逐渐加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