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外科杂志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的比较及预后:单中心十年经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的比较及预后:单中心十年经验

         

摘要

目的探讨近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2002至2006年和2007至2011年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病变解剖特点及治疗方法, 按前后两个时间段分为2002—2006年组和2007—2011年组, 观察两个时间段手术治疗方法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t检验。结果十年间共收治患者2 051例, 其中1 613例(1 845条肢体)获得随访。2002至2006年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170例(47.49%), 介入治疗72例(20.11%), 干细胞治疗116例(32.40%), 基因药物治疗0例;2007至2011年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275例(18.49%), 介入治疗1 022例(68.73%), 干细胞治疗123例(8.27%), 基因药物治疗67例(4.51%)。前组的保肢率明显低于后组(87.15%比93.41%, χ2=15.71, P=0.000), 但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67%比84.31%, χ2=0.02, P=0.880)。结论近年来随着介入新器材的不断面世和基因药物临床研究的出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比例逐渐增加, 患者的保肢率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