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定制型颞下颌关节-颅底联合假体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定制型颞下颌关节-颅底联合假体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优化设计并通过三维打印制作定制型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颅底联合假体, 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TMJ-颅底联合病损患者, 将术前颌面部CT数据导入Mimics 18.0 软件, 根据颅颌面骨应力分布、TMJ和颅底解剖结构与关节运动特征, 个性化设计TMJ-颅底联合假体, 主要包括颅底、关节窝、关节头和下颌柄4个部件。通过五轴精加工和三维打印等技术制作假体。手术选择改良耳颞前切口[必要时附加下颌后和(或)下颌下切口], 显露TMJ-颅底联合病变后, 在导板辅助下精准切除病变, 固定假体。术中和术后分别对常规评价、颅颌关节结构及功能评价等指标进行记录和评估。结果 10例患者[男性4例, 女性6例, 年龄(43.2±13.6)岁]术中假体均顺利就位且与骨面贴合紧密。随访(29.4±17.3)个月(6~54个月)后, 术后患者咬合关系稳定, 切口愈合良好, 面形得到较好维持, 均未发生头晕、头痛、脑脊液漏及永久性面神经损伤等不良症状;术后疼痛、饮食、下颌运动功能、开口度和患侧侧方运动均有明显改善, 但前伸和健侧侧方运动恢复欠佳;术后曲面体层X线片和CT检查均显示假体未见明显松动、移位、断裂等;术后假体位置与设计位置相比, 功能区最大误差为(0.52±0.17) mm, 非功能区最大误差为(1.62±0.26) mm。结论本项研究自主研发的定制型TMJ-颅底联合假体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