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不同冠延长术式处理上中切牙冠根折并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比较

不同冠延长术式处理上中切牙冠根折并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比较

         

摘要

目的构建上中切牙不同冠根折类型行改良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术后牙齿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从力学角度对比分析常规和改良牙冠延长术的适应证。方法采用显微CT扫描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DICOM数据直接建模法、逆向工程技术和有限元法,构建9种上中切牙冠根折类型行改良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简称不同改良冠延长术模型),分析牙体、牙周和修复体各结构(牙本质、牙周膜、牙槽骨、桩、核)的等效应力(vonMises stress)峰值及其分布位置、牙周膜面积、牙周膜极限阈值,并与本课题组既往研究中常规冠延长术模型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改良牙冠延长术模型中不同结构的等效应力大小:牙本质>桩>核>牙槽骨>牙周膜;牙本质的应力峰值(44.37~80.58 MPa)出现在舌侧中央肩台处;改良冠延长术术后牙周膜面积减少了6%~28%,在相同折裂条件下,改良冠延长术模型保留的牙周膜面积大于常规冠延长术模型;改良冠延长术模型中仅B3L1m、B3L2m、B3L3m模型的牙周膜应力超过了牙周膜的极限阈值,而常规冠延长术模型中的B2L2c、B2L3c、B3L1c、B3L2c、B3L3c模型的牙周膜应力均超过了牙周膜的极限阈值。结论改良冠延长术较常规法保留了相对多的牙周支持组织,有利于术牙的远期疗效;改良冠延长术的适应证范围大于常规冠延长术;唇侧折裂平齐龈缘且舌侧折裂至牙槽嵴顶及其根方的上前牙冠根折不是改良冠延长术的适应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