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 >文化、心理与临床技术:灾后临床社会工作探索

文化、心理与临床技术:灾后临床社会工作探索

         

摘要

临床社会工作是提供直接服务的专业方法,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后社区的社会重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床社会工作以促进与维持个人、家庭和团体的社会心理功能为目的,强调治疗、预防及“人在情境中”的概念,协助受灾的个人、家庭和团体,减轻其痛苦,改善其心理和社会功能。那么,从西方的社会文化价值理念和人文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运用时,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取向会对其有哪些积极影响,又会面临哪些困境呢?我们又将如何整合及发展本土化的临床社会工作实务技术呢?

著录项

  • 来源
    《社会》 |2009年第3期|197-202|共6页
  • 作者

    高建秀;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中国政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