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电针联合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电针联合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对心率变异性和氧化应激的检测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招募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将120例心率恢复异常(试验终止1min时的心率恢复值(HRR1)≤12次/分)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A组)、电针组(B组)、电针联合有氧运动组(C组)、对照组(D组).有氧运动组以强度为60 %-75%最大运动能力的有氧运动训练,每次30-60min;电针组选取内关、郄门穴进行电针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min;C组运动治疗方案同A组,运动治疗结束后1h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治疗方案同B组;D组照常生活,常规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周5次,共12周.所有患者在12周治疗前后,进行CPET评估心率恢复及运动能力情况,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指标LF、高频指标HF、低高频指标比值LF/HF、正常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OOH含量检测评估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HRR1、峰值功率(PP)、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心率变异性指标(LF、HF、LF/HF、SDNN)、氧化应激水平(SOD、NO、LOOH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12周治疗后,心率恢复情况,C组HRR1优于A组、B组、D组(P<0.05),B组HRR1优于A组、D组(P<0.05),A组的HRR1优于D组(P<0.05).运动能力方面,A组、C组的PP、VO2peak、AT均优于B组、D组(P<0.05),且C组的PP、VO2peak、AT优于A组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PP、VO2peak、AT与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改善优于A组、B组、D组.C组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优于A组、B组、D组.结论:与单纯有氧运动治疗或单纯电针治疗相比,二者结合的联合治疗方法可以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率恢复情况和运动能力,同时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