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测量黑质小体形态特征及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探讨

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测量黑质小体形态特征及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探讨

摘要

目的采用3.0 T多回波采集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分析黑质小体-1区的具体影像特征,探讨其在帕金森病(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54例确诊PD患者(PD组)及51名非PD病志愿者(对照组)行3.0 T ESWAN序列扫描,在幅度图上对黑质内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最宽处(a)、同层黑质与楔形高信号长轴垂直的中段宽度(b)、椭圆形部分消失后残余带状高信号最宽处(c)进行测量、数据采集,由2名医师按征象的"有"、"无"重新分类的结果与临床金标准对照,并计算判断PD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连续选取新收入的11例临床疑似PD患者(UD组)做同样检查,按前述研究所得结论对其行影像诊断,将做出的诊断与之后的临床最终诊断行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51名中49名(96.08%)均在双侧或单侧黑质致密部后外侧见黑质小体-1区特异性高信号,该高信号可呈"水滴"状、楔形及椭圆形外观,其大小(a/b)平均为(0.31±0.07) mm。PD组中所有患者(100%)"水滴"后方椭圆形高信号均表现缺失,黑质小体-1高信号的缺失用于判定PD的敏感度达100.0%(54/54)、特异度约96.1%(49/51)。UD组11例中7例"水滴"状高信号完全缺失者及1例双侧"c"值较小者经临床证实为PD, 2例特征高信号存在者及2例c值较大者入院后确诊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结论 PD患者在3.0 T ESWAN上黑质小体-1区特征高信号消失,分析该高信号存在与否及其尺寸有可能是诊断PD和鉴别PD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