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静态及动态MRI评价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

静态及动态MRI评价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

         

摘要

目的采用静、动态MRI观察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盆腔器官位置和肛提肌的形态和功能,探讨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生收集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的初产妇51例作为产妇组,未孕、未产的35名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静态及动态盆底MRI检查。参照MRI诊断POP的标准将产妇组分为产妇POP组及产妇正常组。在静态MRI上行肛提肌损伤评分,根据双侧肛提肌总分判断损伤程度(无损伤、轻度损伤及重度损伤);测量动态和静态MRI上肛提肌以下指标,包括耻骨联合下缘至直肠后壁肛直肠连接处的距离(H线)、H线末端至耻骨尾骨线的垂线距离(M线)、肛提肌裂隙(LH)、提肛板角(LPA)、双侧髂骨尾骨角(ICA)。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比较产妇POP组与产妇正常组间动态MRI肛提肌测量指标间的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产妇组与对照组、产妇POP组与产妇正常组间肛提肌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产妇组51例中,耻骨直肠肌无损伤44例、轻度损伤5例、重度损伤2例,髂骨尾骨肌无损伤32例、轻度损伤10例、重度损伤9例;对照组35例中,耻骨直肠肌均无损伤,髂骨尾骨肌无损伤32例、轻度损伤2例、重度损伤1例。2组间耻骨直肠肌损伤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髂骨尾骨肌损伤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POP组24例中,耻骨直肠肌无损伤20例、轻度损伤2例、重度损伤2例,髂骨尾骨肌无损伤14例、轻度损伤6例、重度损伤4例;产妇正常组27例中,耻骨直肠肌无损伤24例、轻度损伤3例,髂骨尾骨肌无损伤18例、轻度损伤4例、重度损伤5例。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损伤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88和0.559)。产妇POP组和产妇正常组用力状态下LH分别为(6.7±1.1)、(5.0±0.6)cm,用力状态下LHA分别为(41.6±12.6)、(24.2±5.5)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和0.004)。其余静态和用力下肛提肌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会造成初产妇的不同程度肛提肌损伤,发生POP的初产妇伴肛提肌功能减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