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我国X射线摄影程序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国X射线摄影程序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调查结果与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全国15个省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使用数字和屏片设备开展X射线摄影时受检者的入射体表剂量(ESD),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民体质特征的X射线摄影诊断参考水平提供数据。方法 按照《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选择年龄在20~70岁的受检者,男性体重在55~80 kg,女性体重在50~70 kg;采用热释光探测器(TLD)测量不同X射线摄影程序中成人受检者ESD,每台设备同一体位患者应不少于10名受检者;测量部位包含头颅、胸部的后前位(PA)和侧位(LAT),腹部、骨盆、腰椎、胸椎的前后位(AP)和腰椎、胸椎的LAT等。结果 共在全国15个省的342家医院调查了19 975例X射线摄影受检者,1 813台不同类型X射线摄影设备,包括屏片X射线摄影、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和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设备,对于这3种类型的设备,不同摄影体位时受检者ESD的平均值分别为头颅PA:1.75、1.90、1.15 mGy;头颅LAT:1.69、1.46、1.03 mGy;胸部PA:0.75、0.65、0.36 mGy;胸部LAT:1.81、1.26、0.88 mGy;腹部AP:4.37、3.77、2.15 mGy;骨盆AP: 3.73、3.56、2.75 mGy;腰椎AP:5.49、5.84、4.17 mGy;腰椎LAT:12.01、9.37、6.82 mGy;胸椎AP:4.53、3.65、2.49 mGy;胸椎LAT:6.91、6.43、4.15 mGy。结论 不同照射部位X射线摄影致受检者ESD有较大的差异。DR设备致受检者的ESD均低于屏片设备;除胸椎AP外,DR设备致受检者ESD均低于CR设备。在所有检查部位中,CR和屏片设备所致受检者ES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